由中國電子學會主辦,中國電子學會微波分會、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8研究所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、安徽大學,合肥師范學院和深圳市金瑞特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聯(lián)合承辦的“2015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”(NCMMW2015)將于2015年5月30日~6月2日在安徽合肥召開。
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魯加國研究員將在NCMMW2015作“星載合成孔徑雷達中的微波技術”的特邀報告。
報告摘要:
合成孔徑雷達(SAR)是一種主動式微波遙感傳感器,其對地觀測不受光照和氣候條件的限制,實現全天時、全天候對地觀測,甚至可以穿透地表和植被獲取地表下信息。因此,可以廣泛用于測繪、氣象、國土資源勘察、災害監(jiān)測與環(huán)境保護、國防、能源、交通、工程等諸多學科及領域。
天線是SAR雷達中最為重要的子系統(tǒng)之一,隨著SAR技術的進步,天線技術也得到很大發(fā)展。一方面SAR系統(tǒng)的需求牽引和推動著天線的發(fā)展,另一方面天線技術決定著SAR雷達設計步伐。SAR成像由最初的正側視單波束條帶模式(StripSAR)發(fā)展出掃描(ScanSAR)、聚束(Spotlight)、干涉式(INSAR)、大視角、多波束和地面動目標顯示(GMTI)等工作模式,推動了有源相控陣天線技術在SAR雷達中的應用;而對于低成本、功能相對單一、質量輕、快速響應星載SAR天線,反射面天線仍然是一個合適的選擇,典型應用有德國軍事偵察衛(wèi)星SARLupe和以色列的TecSAR。星載SAR相控陣天線主要涉及輻射天線、T/R組件、延時線和功分/合成網絡等,由于平臺和工作環(huán)境的特殊性,除電性能外,系統(tǒng)對體積、重量、效率和抗輻照等多個方面提出要求,在一些情況下,這些方面甚至比性能更重要。
目前,星載SAR相控陣天線中的輻射面主要選擇微帶貼片和波導縫隙兩種類型,前者重量輕、帶寬寬但是效率較低;后者重量較重但是自身強度、效率高,另外經過多年技術攻關,三十八所已解決了波導諧振陣的帶寬限制,使高效率縫隙波導天線應用于高分辨率SAR成為現實。微帶天線典型應用是意大利的CosMo-SkyMed SAR和加拿大的RADARSAT-2等,德國的TerraSAR-X、歐洲的Sentinel-1 SAR則選擇了縫隙波導天線。基于效率考慮,國內星載SAR天線在C及其以上波段都選擇縫隙波導天線。
應用于星載SAR相控陣天線中的T/R組件,正如其在地面和機載平臺應用一樣,經歷了基于HMIC的組件和MMIC的磚塊式組件兩大階段,伴隨著GaAs器件的成熟應用,后者已成為現階段有源相控陣雷達中的主流技術方案。隨著第三代半導體材料GaN的研究進展與逐步成熟,其在高能量帶隙、高擊穿場強、高射頻密度、寬帶、高偏壓、高熱導性等方面的優(yōu)勢逐步明顯,采用GaN器件的T/R組件將實現更大的輸出功率、更高的效率和寬帶性能,國外已在型號裝備中得以應用,尤其是在地面或機載產品中逐漸成熟,由于GaN器件的優(yōu)勢,在未來幾年也必將應用于星載相控陣系統(tǒng)中。
在高分辨SAR中,延時線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微波部件,延時通常與微波信號中間放大功能相結合構成延時放大組件,該部件的使用保證了天線掃描時寬頻帶內幾近無色散的輻射方向圖。延時線的實現方式多種多樣,通常可采用聲表面波、聲體波、靜磁波、光纖、高溫超導、數字儲頻、MEMS、微帶、帶線、共面波導及同軸電纜等結構實現,各種方式各有優(yōu)缺點,從集成角度出發(fā),基于LTCC多層結構的介質帶狀線結構的延時線是一個很好的選擇。
隨著科技的進步,材料技術、微電子技術、微機械技術和高效溫控技術的突飛猛進,為SAR系統(tǒng)的集成化、小型化和輕質化提供了技術基礎。同時,SAR天線是陣列天線與信號處理技術相結合的產物,隨著天線技術、RF微電子技術、數字技術和SAR系統(tǒng)技術的發(fā)展,在不久的未來SAR系統(tǒng)將僅由天線和少量的諸如太陽能帆板、GPS、動力、下傳鏈路等外圍設備組成,使目前的合成孔徑雷達天線變異成一個完全的天線雷達系統(tǒng),即該系統(tǒng)中除了天線,其它雷達分機,如AD轉換和成像處理計算機等都集成在天線陣上。另外,隨著可工作在高溫并具有較好抗輻照能力的高效寬禁帶器件的出現,使固態(tài)器件效率可望高于60%,這將意味著有源相控陣天線系統(tǒng)體積、重量的急劇降低。擁有可展開、非常低的功耗、超輕的大型薄膜天線將進入實用階段。
報告人介紹:
魯加國,1964年12月生于安徽廬江,1987年7月畢業(yè)于西安電子科技大學,現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副所長、研究員,中國科學技術大學、安徽大學博士生導師,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、IEEE會員。主要從事基于多種運動平臺SAR技術研究,主持星載多極化/高分辨SAR技術、機載SAR/MTI技術、彈載SAR技術,以及光控相控陣天線技術、云雨測量雷達技術等研究項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