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专区欧美精品,911国产精品,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,欧美午夜影院一区

電磁兼容標準對RFID設備在醫療環境中電磁干擾的分析

2015-10-15 來源:中國醫療設備 字號:

射頻識別(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,RFID)技術作為一種快速、準確、有效的識別方式,目前已在醫療衛生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。隨著近年來醫院信息化的快速發展,RFID技術在醫院的人員跟蹤管理、血液制品管理、藥品管理、病床管理、耗材及設備跟蹤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廣泛應用[1]。一方面它可以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,另一方面也可以減少醫療失誤的發生,降低病人的治療風險。

1、RFID技術介紹

RFID技術是現代化的信息采集技術,是物聯網發展的基礎。RFID系統通常由讀寫器(Reader)和電子標簽(Transponder)組成。讀寫器天線通過發射或收取加載無線信號的電磁波,使得儲存在標簽上的電子信息能夠被讀取或者改寫。根據能量供給方式的不同,RFID標簽主要分為被動(Passive)、主動(Active)和半主動(Semi Active)形成;根據工作頻率的不同,RFID標簽分為低頻(Low Frequency,LF)、高頻(High Frequency,HF)、超高頻(Ultra High Frequency,UHF)和微波頻段(Super High Frequency,SHF)標簽[2]。

在應用方面,低頻和高頻的電子標簽,讀取距離較短、數據量少,因此適合用于近距離的識別。超高頻系統由于具有不同的電磁感應方式,讀寫器和標簽的讀取距離可>10 m,數據速率可達640 kbps。RIFD常用頻段參數特性,見表1。

表1 RFID常用頻段參數特性

RFID分類 頻率 標準 讀取距離
低頻(LF) 125~134 kHz ISO18000-2 <0.1 m
高頻(HF) 13.56 MHz ISO18000-3
ISO14443
0.1~1 m
超高頻(UHF) 歐洲國家主要采用868 MHz,美國和其他國家采用905~916 MHz ISO18000-6
EPC class1 GEN2
1~10 m
微波頻段(SHF) 2.45 GHz和5.8 GHz ISO18000-4 主動標簽可>100 m

2、RFID在醫療行業應用中的電磁干擾現象

隨著近年來醫院信息化管理的快速發展,RFID技術也逐漸得到了醫療行業的青睞,它能夠實現與醫院現有信息系統的無縫連接,實現醫院數據采集的智能化和醫療行為的有效管理。

然而,一項新技術在帶來便捷的同時,也必然會帶來未知的問題。電子醫療設備存在著電磁干擾(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,EMI)的風險。對于RFID設備在醫療環境中的應用,我國目前還沒有制定相應的使用標準和規范,因此一些學者質疑它是否會像手機或者其他無線電發射設備一樣,對正常運作的醫療設備產生潛在的電磁干擾[3] 。國外已展開了相關的研究,2007年,美國FDA的Seidman等人證明了RFID設備對心臟起搏器和植入式心臟除顫儀會產生一定的電磁干擾[4]。在這項報告中,71%的低頻設備和11%的高頻設備會對植入式產品產生干擾波。2008年,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療中心的Togt等人證明了RFID系統會對醫療設備產生不同程度的電磁干擾[5]。這項研究在受控環境下進行,結果顯示,超高頻RFID對63%的醫療設備產生了干擾。德國醫療技術和人體工學中心的Hoelsher等人也通過實驗證明了RFID超高頻系統會對醫療設備產生超過安全標準的電磁場[6]。

這些國外的測試研究均證明了,現有RFID設備會對醫療設備產生潛在的電磁干擾,從而影響設備的正常運作,甚至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。因此RFID對醫療器械的電磁干擾問題尤其值得慎重考慮。

3、醫療環境中電磁兼容標準要求

RFID的信號通過不同頻段的電磁波進行傳輸和反饋,因此當它在醫療環境中運用時,要考慮到可能對醫療設備產生的電磁干擾。電磁干擾信號可能會影響一些高敏感度的醫療設備和相應的診斷、治療和監護進程,干擾或改變治療參數,甚至導致設備不能正常運行,從而影響醫療效果,產生負作用[7]。就醫療設備本身而言,一方面需要自身具有一定的抗電磁干擾的能力,另一方也要能夠采集到最小的信息信號。因此,醫療電子設備的電磁兼容性(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,EMC)測試被認為是一項重要的質量指標,它主要包括抗干擾測試(Immunity Test)和發射測試(Emission Test)[8] 。

在IEC 60601-1-2《醫用電氣設備第1-2部分: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標準:電磁兼容要求和試驗》中,規定了對生命支持設備和非生命支持設備的電磁抗擾度,他們的抗干擾水平分別為10 V/m和3V/m[9] 。生命支持設備主要指呼吸機、血透機等對維持患者生命起著關鍵作用的醫療設備,相較于非生命支持設備,這類設備的安全性能要求更為嚴格,抗電磁干擾水平也高于非生命支持設備。在IEC61000-4-3《電磁兼容性(EMC)第4-3部分:測試及測量技術?放射性、射頻式、電磁場抗干擾度試驗》針對所有電子電氣設備的電磁兼容標準中,醫療設備屬于其中的水平等級3和水平等級2[10-11]。低頻率的干擾主要來源于傳導發射產生的干擾電壓;而高頻率的干擾主要來源于輻射發射產生的電磁干擾場強。同時在IEC60601-1-2標準中,也給出了在電磁環境中醫療設備抗干擾度的推薦距離,在相同的發射功率下,生命支持設備的抗電磁干擾水平要高于非生命支持設備,推薦距離也相對較遠,如表2~3所示。

表2 生命支持設備的抗干擾度水平

標準 IEC60601-1-2 頻段 符合電平 推薦距離(m)
IEC61000-4-6(傳導干擾) 150 kHz~80 MHz且在ISM頻帶外 3 Vrms 3.5
150 kHz~80 MHz且在ISM頻帶內 10 Vrms 12
IEC61000-4-3(輻射干擾) 80 MHz~800 MHz 10 V/m 1.2
800 MHz~2.5 GHz 10 V/m 2.3

表3 非生命支持設備的抗干擾度水平

標準 IEC60601-1-2 頻段 符合電平 推薦距離(m)
IEC61000-4-6(傳導干擾) 150 kHz~80 MHz 3 Vrms 1.2
IEC61000-4-3(輻射干擾) 80 MHz~800 MHz 3 V/m 1.2
  800 MHz~2.5 GHz 3 V/m 2.3

注:ISM頻帶包括6.765~6.795 MHz、13.553~13.567MHz、26.957~27.283MHz、40.66~40.70MHz等;符合電平是指將某給定電磁干擾施加于某一設備,而其仍能正常工作并保持所需性能等級的干擾強度水平;rms指電壓均方根值,即有效電壓;P指制造商提供的發射機最大輸出額定功率。

在2009年出臺的IEC60601-1-4(第4版)以及IEC醫用電氣設備電磁兼容性和安全方面的工作建議中,增添了關于醫療設備的抗電磁干擾的內容,其中主要有:定義了新的安全抗干擾水平(Safety Immunity Test Levels)和性能抗干擾水平(Performance Immunity Test Levels),規定醫療設備的安全標準要求要高于性能標準要求[12],對現有電磁環境進行新的定義和分類,介紹ISO14971《風險管理對醫療器械的應用》風險評估的方法。這些新增的內容都是為了確保無線設備在醫療環境中能夠更安全、有效地應用。

4、不同醫療環境中的電磁兼容

在過去關于醫療設備抗電磁干擾的標準中,往往僅考慮醫療設備在醫院內的使用情況。但隨著科技的發展,許多設備逐漸變得輕巧、簡便,方便患者在各個地點使用,特別是一些便攜式、植入式及可穿戴的醫療設備。例如植入式的心臟起搏器,要保證在各種場所能正常安全地工作,不會被其他電子發射信號或設備干擾。因此IEC60601-1-4《醫用電氣設備第1-4部分:基本安全和必要性能的通用要求:電磁干擾的測試和要求》,提出了電磁環境的分類以及如何根據環境來合理地確定抗干擾水平。在這版標準中,強調了不同的電磁環境,分別是醫院、診所、住家、交通工具[12]。不同環境中的醫療設備所需的抗干擾水平,見表4~5。

表4 不同環境的電磁安全抗干擾水平

  醫院 診所 住家 交通工具
電磁場強 10 V/m 10 V/m 20 V/m 30 V/m
信號調制 80%AM 1 kHz

表5 不同環境的電磁性能抗干擾水平

  醫院/診所/住家 交通工具
電磁場強 3 V/m 10 V/m
信號調制 80%AM 1 kHz

5、討論

本文通過分析現有的醫療行業電磁兼容標準,指出RFID對醫療設備存在潛在的電磁干擾,并指出不同醫療環境中抗電磁干擾的要求不同。因此在加護病房、手術室及其他類似的醫療環境下,實施RFID技術需要依據相關的標準進行現場的電磁干擾測試[13-15]。在實施過程中,可依據CISPR 11《工業、科技和醫療設備-無線電頻率干擾特性-測量限值和方法》或ANSI C63.18《評估醫療設備對具體射頻發射機輻射電磁抗擾性的現場測試方法》測試不同環境下的電磁干擾程度,并通過ISO14917《醫療器械風險管理對醫療器械的應用》進行相關的設備風險評估。

在市場層面,RFID設備制造廠商已經逐漸重視其在醫療行業的市場,通過不斷地發展技術,將會研發出更適合在醫療環境中使用的RFID設備,在保證信息傳輸的同時減少電磁波對醫療設備的干擾。在應用層面,很多醫療衛生機構已開展了不同的RFID項目。作為醫院的設備管理部門,應通過醫療環境中實施的風險管理機制,評估環境風險并確保RFID設備的安全使用,標記可能受干擾的風險區域,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來提高醫療設備抗電磁干擾的能力[16]。在技術管理層面,也需要相關機構和組織制定相應的行業標準,規范行業應用,使RFID技術能夠更為安全地在醫療環境中得到應用。

作者:應悅,王志康,婁海芳

主題閱讀:電磁兼容  RFID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威海市| 石门县| 固镇县| 平阳县| 布拖县| 呼和浩特市| 奇台县| 五华县| 临汾市| 秦皇岛市| 同仁县| 漳浦县| 博客| 连南| 永兴县| 固安县| 泰州市| 遂昌县| 水城县| 基隆市| 海口市| 辽阳县| 苍梧县| 浑源县| 宁远县| 珠海市| 古丈县| 迭部县| 金塔县| 丹凤县| 濉溪县| 化德县| 乌兰浩特市| 宁乡县| 体育| 尼玛县| 怀宁县| 镇赉县| 永兴县| 麦盖提县| 蒲江县|